1951年,一个漆黑的夜晚,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某连刚刚翻越完一座山岭,便与敌军正面交火。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连长毫不慌张,迅速指挥布置兵力,短短不到十分钟,他就摧毁了敌人的一个据点。随后,他带领连队继续奋勇杀敌,直接导致敌军两个王牌师的覆灭。敌军指挥官得知这场惨败的幕后,竟然只是一个志愿军连队时,不禁震惊地说出:“我们惹到了中国军人中最狠的人。”那么股票在线配资平台,这位被敌军称为“最狠的人”的连长是谁?他是如何击败敌军两个师的?
这位“最狠连长”名叫毛张苗,出生在浙江宁波奉化石门村。他的父亲是一名裁缝,技艺在村里小有名气,常有人千里迢迢来找他做衣服。尽管父亲脾气温和,但对毛张苗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识文断字、懂算术、熟记布尺、以及能够练就一手好针脚。毛张苗从小便在裁缝铺中长大,曾以为自己会继承父亲的事业。然而,谁也没料到,战争的爆发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展开剩余80%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毛张苗刚满12岁。在那个夜晚,当日军进村时,天未亮,整个石门村已经被浓烟吞噬。毛张苗藏在床下,耳边传来邻居婶娘撕心裂肺的哭声——她的丈夫刚刚在河边被日军一枪打死,因为他不肯交出藏匿的粮票。战争结束后,村头晒谷坪上遍布尸体,死者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那一夜的屠杀让毛张苗彻底变得沉默,不再与人交谈,每天只知道在屋檐下削木棍,模仿枪支的形状。
父亲劝他回到裁缝铺,继续学做手艺,但毛张苗已经无法忍受那种生活。1943年,他18岁时悄悄离家,加入了附近的抗日游击队,这支队伍由浙东的共产党人组织,后来被编入了浙东纵队。在部队初期,他被安排到补给班担任勤务兵,每天给前线的战士送水送饭。尽管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毛张苗却从未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每当战士们从前线回来,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接过他们的武器,递上水壶,把每个人当作兄长一样照顾。
一次反扫荡战斗,部队因为撤退而仓促行进,毛张苗因为负责掩护伤员,最终被敌人包围,子弹从他脚边飞过,尘土飞扬。他背着一个负伤战士,钻进山洞躲藏了一夜,第二天冒着敌人炮火带着伤员强行突围,最终成功回到了部队。正是这次表现,他被破格提为班长。1944年,他在一次战斗中再次表现出色,主动救下一个被围困的班,之后升任排长。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毛张苗所在的部队一路南征北战,参与了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大型战役。他从一名新兵成长为连长,历经无数战斗,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随第九兵团火速调往东北。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一带与装备精良的美军陆战一师和步兵第七师展开对抗。毛张苗所在的五连正匍匐在1355.7高地周围,这里关乎整个战区的命运。若该地失守,美军将直接向南逃脱;若能守住,则我军可实现包围并歼敌。此时,毛张苗正蹲在一块炮火炸裂后的岩石后,迅速调整着射击区域。连队已经连续行军三天三夜,靠的是些许干粮和一腔决心。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战机轰炸、坦克推进、步兵冲锋,接连不断的攻击让阵地几乎崩溃。毛张苗依旧冷静指挥,带领连队顶住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十分钟后,敌军再次发动进攻,这一次他们调动火箭筒集中攻击志愿军的掩体。面对猛烈的火力,毛张苗带领一个排从岩缝中杀出,迅速歼灭了敌军小队。虽然阵地一度后撤,五连几乎成为孤军,但毛张苗毫不退缩,他带领剩余的部队组织火力反击,最终美军被迫停止进攻。
这场战斗大大延缓了美军的推进,阻断了他们的退路,给我军主力合围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而毛张苗真正声名大振的,还是在1951年5月初那场关键战斗。
那时,毛张苗带领的五连肩负着截断敌军南撤通道的任务。五马峙隘口是敌军第3军团唯一的后路,若被我军截断,敌军的南撤计划将彻底瘫痪。五连按照计划需要在五小时内赶到,但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毛张苗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带领连队展开穿越山岭的夜行。途中,他凭借着精心准备的地图,精准地引导部队避开敌人的埋伏。经过连夜的疾行,五连终于抵达五马峙外围阵地,趁敌军防线松懈,发起了突然袭击。通过精准的火力压制和突袭,五连成功攻占了五马峙高地,并打乱了敌军的部署,最终彻底截断了敌军的撤退通道。
这场战斗直接导致韩军两大主力师被歼灭或俘虏,成为朝鲜战争史上的一大耻辱。而毛张苗所在的五连也因此获得了“尖刀五连”的荣誉称号,毛张苗更是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
朝鲜战争结束后,毛张苗随部队回国,迅速升任副团长,并在一江山岛战役中取得了重大战果。他的军旅生涯也由此进入了新的阶段。无论是烽火岁月中的血战,还是战后的巩固建设,毛张苗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毅力和勇敢的精神。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成为“最狠连长”的代名词。
发布于:天津市倍加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